王犁犁:致广大而尽精微
2014-08-22 作者:王彤 《艺术版权》

《等闲识得东风面》120×150㎝·布面·油彩·2012年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初到王犁犁美术馆,碰上这样一幕,几缕残枝和几片泛黄的树叶,毫无气力地搭在枯干的鹅掌钱上,百无聊赖地斜靠在客厅一角。“我想试试能不能把它救活”,说罢,王犁犁已经将摘下来的树叶,轻轻握在手中。树干看起来很脆,像是老人瘦骨嶙峋的手臂,没有活力也没有力气。一根细绳,王犁犁低头捋了又捋,好像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上面,嘱咐和叮咛,缓缓弯下腰来,把树干用力扳正,绳子围了几圈,绷着,小树勉强挺起了身板。“希望你能够康复”,王犁犁自言自语着。
生活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细节构成,尽管有些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

生活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细节构成,尽管有些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

《老坞》120×150㎝·布面·油彩·2007年
历史同样也是由许多故事碎片组成。我们都说审视一件艺术作品,应当从美感、技法、意义等多种角度综合来看,但是在当代绘画中,很多人忽视了历史文明。不管是中国五千年文明,还是世界上下五千年历史,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思想、行为,无不在被曾经的历史或多或少地影响着。
王犁犁的作品,把历史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展示在画面中。这样的画面,无需用华丽的辞藻去描述,每一个笔触是那么巧妙。当伫立在作品前,是沉默,是敬畏,是肃然起敬。
王犁犁的作品,把历史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展示在画面中。这样的画面,无需用华丽的辞藻去描述,每一个笔触是那么巧妙。当伫立在作品前,是沉默,是敬畏,是肃然起敬。
时间没过多久,角落的小树起死回生。
记得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谈,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



《蜻蜓虎视孑孓图》90×120㎝·布面·油彩·丙烯·2008年
太多的孑孓。
孑孓,自是该消灭的一群。
然,蜻蜓过少。
只能虎视,没有能力全然吃掉。
小时候,扣过几只蜻蜓,
试图用它来灭去窗纸上的蚊虫。
可它不动。
我怀疑它那巨大的复眼是在一直看我,
尽管它眼前就是两只飞上跃下的蚊子。
今日做这图,是盼蜻蜓抖擞,
震吓过密的孑孓。
让它们团成一团,也好。
多些清净的地方。
王犁犁
2011年3月23日13:48:50

《白萝》120×150㎝·布面·油彩·2011年·王犁犁
这画很小。就是花,没什么可说。
那肌理却在张着渴望的嘴!
让我填充和满足它那不当有的干瘪
和浅薄!
于是,我努力了一番。
是否能让它安稳些,不知道。
我自己却收到了些东西,善待每一
幅生命。
它是活的。
即或没赋予它“灵魂”,
它,也是活的!
要生动和耐看的“外皮”,
换句话,肌理就是画的生命,未必
牵强。
无皮,魂,也是无定所的!
王犁犁
2011年3月5日17:18:38
王犁犁
2011年3月5日17:18:38
- 上一篇:林惠兴:艺术的坚守
- 下一篇: 王斐:尊严之路,士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