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或咫尺——美术与大众的距离

 

2013-04-01        发表于《艺术版权》杂志2013年4月号

         作者:于溟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於天然,非由述作。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 》,展品包括达芬奇在内的多名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作品,门票也仅有10元,可参观者的数量却远远没有达到展览主办方的预期。而在已经几乎成为旅游景点的北京798艺术区,虽然人潮涌动,但大多是以娱乐、消费的目的来看热闹的年轻人,真正来欣赏画作的,少之又少。2012年,虽然由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趋紧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复杂且放缓的状态,但市场交易额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数字。“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振兴文化产业,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是——无论传统绘画还是现代绘画,无论投资收藏还是欣赏评论,对大众来说似乎依然是遥不可及。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
相对于文学、艺术、电影、戏剧这些艺术形式,美术的娱乐性似乎少了很多。一场画展,很难像一场音乐会或者一场电影首映那样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大众参观画展时发出最多的声音也是“为啥值这么多钱?”和“看不懂!”,以至于美术几乎成为了距离大众最遥远的艺术形式。但从铺天盖地的广告设计、人人都身处其中的家居装饰、街头巷尾的环境艺术等角度来看,美术又似乎是距离人们最近的艺术形式。美术到底离人们有多远?
 

有审美之心,却无审美之道

       一幅画作,往往可以直通人们内心最真实、最美好的地方,可以将人们心目中某个领域极致的理想景象,作为一个瞬间永恒地保存下来。这样涵盖了巨大信息量的画面,必然是艺术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经历、理想、情绪、心血全部倾注于画笔之上而得出的。之所以许多优秀的画作被人们“看不懂”,美术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在今天极端功利性的教育氛围下,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仅仅被作为报考艺术院校的手段而存在,不打算报考美术类院校的考生,几乎完全没有了解美术知识的机会。这样造成的直接恶果就是大众对美术的普遍认知度始终保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鲁迅先生深知美育对于国民思想教育的重要性。1912 年蔡元培邀请鲁迅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他花费了大量心血在自己分管的各项事务中,因为这都是对大众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场所。由于袁世凯的独裁专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仅半年就辞职,他所倡导的美育因得不到当时政府的支持而被迫搁浅,但鲁迅对美育的重视和提倡却从未停止。当他得知临时教育会议删除美育的消息后,在1912 年7 月12 日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闻临时教育会议竟删美育。此种豚犬,可怜可怜。”短短几句话语,不仅反映出鲁迅对美育的重视,也是他对当时教育制度的抗议和批判。
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可谓任重而道远。要增强全民的美术素养,在不断谋求各种市场途径的同时,是否也应加大公益性美术展览和美术讲座等普及活动的力度?

      与大众美术素养的匮乏相对应的,是美术从业者对大众的轻视。目前,由于有实力的拍卖行和画廊只关注那些业已成名的画家与作品,投资目的几乎占据了艺术品收藏者的全部,所以中国的艺术产业呈现出高度的贵族化,中产阶级甚至中上层阶级很难参与其中。要将美术作品的收藏从高高在上的云端拉回地面,既需要一个全民美术素养和经济水平都获得提高的过程,也需要美术馆、画廊、拍卖行、艺术媒体、艺术院校等,共同加大对大众的关注力度。
    
大师与大作,都来自大众

      大众与大师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隔阂,任何一位艺术家所创作出的优秀作品,都是对人性在某一个角度上的完美诠释。而人性,是永远根植于所有人内心最深处的。

 

       美术的大众化,意味着美术作品不再作为标榜身份的奢侈品存在,而真正成为能够为每个人带来精神愉悦的文化产品。美术大众化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是受世俗化、大众审美影响的欧洲文艺复兴艺术。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让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关注点从天堂降落到人间,从而使美术作品也转而开始着重描绘普通大众的现实生活。而西方美术史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大师——莱昂纳多·达芬奇,可以说是将画笔从宗教殿堂转向社会大众的第一人。

       而实际上,当我们纵观从文艺复兴至今的数百年美术史,就会发现,其实所有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大众。就算是崇尚富丽华贵的巴洛克艺术和宫廷绘画,其作品中也往往蕴藏着艺术家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情趣。而17世纪在荷兰出现的以伦勃朗、维米尔为代表的艺术大师,更是将普通人作为他们的主要描绘对象。后来陆续诞生的现实主义、印象派、现代派绘画,其内容也都是以表现普遍大众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为主的。
   
       大师与大众之间,存在区别的只是他们的眼光与将内心表现于画布之上的创作手段。通过画面上明暗、大小、冷暖、虚实的一系列对比关系,大师将无限自由的思想与感受凝聚在有限的画框之内。这种创作过程必须依赖艺术家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与敏感的内心。而观看画作的人,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欣赏规律,完全可能感受到艺术家所凝聚在画面中的艺术语言。对于相对抽象的中国当代油画,许多大众在观看时总是表示不知所云。但实际上当他们静下心来观赏,就会发现画面中那些典型的时代符号在经过画家组合之后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情绪,而当自己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时,也就很自然地体会到作品的魅力。
 
大众化,是中国美术的必然归宿
       艺术在中国的大众化历程,从新文化运动之后就一直在进行着。1942年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艺术的大众化进程来说,是一个标志,这是“艺术大众化”在中国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大众化最具本国特色的时期。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提倡文艺科学界自由论辩。而文革时期的美术作品,以革命宣传的方式,达到了“另类大众化”的极端。文革结束后,1979年9月27日,中国美术馆外公园的铁栅栏上,挂满了奇怪的油画、水墨画、木刻和木雕。这些怪东西,吸引了不少路过或打算进馆看展览的观众——这就是星星美展的第一次展览。而这次“像原子弹炸到中国艺术界一样”的展览,更是埋藏在大众心里被长久压抑的渴望真善美的审美诉求的集中体现。

       今天,随着30多年的发展,大众文化伴随着其“商品化”、“消费化”、“娱乐化”,也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大众文化在消费主义的掩盖下发生了某种意义上的退化,传统的美感被快感所取代,阅读被读图所干扰。但艺术的本质不会改变,美术作品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正面影响,也不会因为这种消费时代的来临而消失。只不过,优秀的艺术家们,必须要适应社会变革的同时,等待着大众与自己距离的逐步缩小。今天和未来,都会有大师的诞生,但肯定是更为接近大众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