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为文人画正名
2015-01-20 作者:刘文杰 编辑:雪婷《艺术版权》杂志2014年12月号
什么是文人画?应该如何定义文人画?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起着什么作用?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言:“并非写文章的人都算文人。文人是指在人文方面,有创造性、富含思想,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或者说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 。那么是不是说是文人画的画就是文人画呢?
溥儒作品《仿宋人山水》
文人画的出现
从绘画发展的最早期来讲,绘画是有其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参与者多为工匠、画匠,且地位低下。而自从有了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人士参与其中,便标志着后世所谓“文人画”的出现。 “文人画”的出现其实很早,如魏晋时期的顾恺之,唐代的阎立本。唐朝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即能画出好画的,无论是文人士大夫、皇亲国戚、逸士、高人,都是有水平的知识阶层。
苏东坡在北宋时期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又讲“文人之画”,并追认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且为南宗之祖。他认为画分南北宗,北宗为院体画,如李思训父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号称大小李将军),流传到五代宋则为赵幹、赵伯驹、赵伯骕、马远、夏圭。南宗为文人画,有王摩诘、张璪、荆关、董巨四家,日本将文人画叫南画即源于此。南北宗论早被近代以来学者批判。其影响颇巨且流毒甚广。但“文人画”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以至当代国画界许多人以文人画自居。
到了清末民国,陈师曾则对文人画做出了如下定义:“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为文人画。”这说明了文人画必须具有可读性。陈氏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有四者,乃能完善。”事实上,文人画的四大要素,归结起来便是两点,一是人品,二是思想。然此定义仍有漏洞,如宋末元初的赵孟頫,后人谓之“人品”不好,原因是宋朝的皇室做了元朝的降臣,可是其画作如《水村图》和《鹊华秋色图》,都是典型的文人画,收藏家王季迁收藏一套“乡霸画家”董其昌的十开山水册页,其中七开水墨,三开设色,其格调高雅,笔墨精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典型的文人画。所以文人画与公认的画家品格没有关系, “贰臣”赵孟頫,乡霸董其昌,此二人所作画作均是典型的文人画,非常可读。有的画家的性格具有二重性,在平时表现出一种世俗性,而在画画时却表现出一种高雅性。
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文人画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问题,既没有讲清楚什么是文人画,也没有提出如何界定文人画。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正本清源,来解释到底什么才是文人画?
刘继卣作品《观音》
文人画是具有人文思想、社会知识、天人合一、可读性的画
文人的最高审美价值是天人合一。何谓天人合一?就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符合自然的规律,这是中国文人欣赏所有事物的最高审美理念。而可读性的画,在中国画中又属上乘,即大美。我在书画鉴赏中提出:大美可读,中美可赏,小美可观。挂在墙上看着不错即小美,怦然心动乃中美,画面蕴含有思想的、可读之美叫大美,能从一幅画中读出散文、诗、文章来,这才是大美,只有大美才可百看不厌、百读不厌。所以一旦说到文人画具有可读性就一定是好画,且在中国画发展中一定是核心位置。
文人画与业余画家和职业画家也没有关系。职业画家即以作画为生,而业余画家则是爱好绘画,或怡情,或达意,或悦己,或为好友所做,或兴致所至,偶作数笔。明代职业画家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岂非文人画;清代石涛、龚贤在当时也卖画为生,但他们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文人画;终身以绘画为职业的张大千画的菊花、齐白石画的《十里蛙声出山泉》更是文人画了。所以职业画家也可能画出文人画。再如业余画家溥心畬,其所绘画的大部分都是文人画,且是文人画之最,因为他是宋以后将“以诗入画”作为标准来从事绘画实践最好的画家。
文人画和写意、工笔没关系,和画得像与不像没关系。中国画其实就是造型艺术,造型出来是“欺世”的不像,不是文人画,造型出来是“媚俗”的太像,也不是文人画。溥心畬画的工笔花鸟,富有诗意、格调高雅,都属于文人画,它虽是设色工笔但并不妨碍它的文人画属性。
文人画与复杂或简单没有关系。王蒙的山水牛毛皴,千笔万笔、不厌其烦谁敢说不是文人画。如溥心畬仿宋人山水,极其复杂,也是典型的文人画,而其所作简笔画《高僧》,更是文人画。
文人画与书法好坏没有关系。诚然对于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来说,画家精于书法对绘画肯定有益处,所以文人画有“以书入画之说”。但像米芾、赵孟頫、溥儒这种美术史上书画皆为一代宗师的人太少。实际上好多书法大家并不精于绘画的现象却比比皆是。郭熙的《早春图》虽然也是文人画,但其所题书法一般,马远、夏圭在其传世名作上,仅有的姓名落款上也没有体现多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因为元以前画家多不留心书法,也没有在画作上题大篇书法习惯,更不题诗。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不见得讲究笔墨的是文人画,而讲究造型和技法的就一定不是文人画。文人画与是否讲究笔墨、讲究技法造型也没有关系。讲究笔墨的有可能是文人画,也可能是匠人画,为什么呢?以清代“四王”为代表的一些所谓文人画家,很讲究笔墨,画的却是匠画,因为他们讲究的是脱离写生、依附于古人的死笔墨。
有人说文人画家画得好,职业画家、院体画家就不一定好。其实有些文人画家也有不好的地方,造型不准,脱离写生,夸张变形过度,有的过于荒率。譬如徐渭画的《墨葡萄》和许多花卉,他的茎和蔓则不是很好,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不是文人画,而是民俗画,但是其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有着重要价值。所以,并不等于文人画就一定都有价值,职业画家画就没有价值。建国后,中国出了一个优秀的、有着全面素养的职业画家,就是刘继卣,他工笔、写意皆善,动物、人物、花鸟无一不精,白描画、连环画号称连坛泰斗。工笔画造型精确,大写意形神兼备,精妙无比,中西合璧、运墨如色,其艺术价值被学术界和市场低估。1958年毛泽东视察天津专门接见刘奎龄、刘继卣父子,看完他们父子画作后称:“博古通今,刘门出人才。”所以并不能厚此薄彼,应该是各有千秋。
文人画和画家的社会地位也没关系。譬如宋徽宗画的画是文人画,齐白石是布衣却也有文人画作。文人画和画家的年龄没有关系,如王希孟作《千里江山图》一图时虚岁年仅十八,但该画作却是古往今来信息量最大的山水文人画。文人画和年代没有关系,唐有王维,宋有宋徽宗,民国有溥心畬,都是文人画家。
文人画和画家的种族没有关系。宋徽宗属于汉族人,溥心畬属于满族人,但是他们都创作了大量的文人画。文人画和画家的性别没关系。譬如现代女画家肖淑芳画的很多花卉画属于文人画。文人画和绘画题材没有关系,天地山水、鸟兽虫鱼、人物静物,皆可入画。而不是说画梅兰竹菊就是文人画。

现在许多号称“文人画”的画家,其实画的都是“艺术”垃圾,都是利用前人文人画的桂冠为自己的垃圾作品做盖头,所以说,现在以文人画做大旗盖在自己垃圾“艺术品”上做噱头,倒卖自己画作的画家,都是对文人画的侮辱。之所以称其为“艺术”垃圾是因为他们的画第一没有国学知识,第二都是画行活。行活儿就不是文人画,文人画讲究每张画一个面貌,而行活儿则类似于批量生产,张张都一样。当代还有一种“画家”利用自己官员身份或是走歪门邪道、或是利用一些官商的无知胡乱炒作自己,他们根本就不会画画,属于胡画瞎画一派。这类人既有身居美术界要职,也有整天混迹于江湖的。
当代画家大部分都不认真学习中国的国学知识,所以不可能画出真正的文人画,所有画作千篇一律,都把自己的画形式化、符号化、模式化,全都是没有学问的,这绝对不是文人画,而是批量生产的行活儿,是艺术品中的垃圾,是艺术的死亡。
所以,要明白文人画到底是什么,才能看清楚打着“文人画”、“新文人画家”旗号给自己和垃圾“艺术品”涂脂抹粉的画家,这样以后画家才能知道怎么走才能走正路。
如有转载或使用请取得书面授权否则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上一篇:第一页
- 下一篇:如何辨别假画、行画、新文人画和工艺美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