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工笔画之“透”

 

2013-05-17        何家英《艺术版权》





《十九秋》110x170cm,1984


我初次在工笔临摹课上,在已勾好的《簪花仕女图》的线稿上进行分染和一遍遍地罩染颜色时,那种美妙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淡淡的色彩,每染一遍都显现出一种雅丽的气息,如同我们在画素描时,逐渐的显现出画面的空间结构一样,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学习工笔画的开始。

那是杨德树老师给我们上的工笔临摹课。他曾是中央美术学院刘凌沧先生的学生,学过地道的古代工笔画传统技法。杨老师的课程自然地传授给我们的也是一种正脉之学。

 


《初春》100x66cm,1993

 
临摹时最忌讳的是急躁,往往因急于求成而使已经近半的作业毁于一旦。杨老师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这个辩证关系让我始终难忘。绢本上渲染不同于壁画,名曰重彩,实为反复薄色积染而成,举起绢来透着光看去仍是薄薄的透着亮儿。

这很有意思,既薄又厚,形成了绢本(卷轴画)的特殊味道,它透着一种文雅的气息。记得白庚延老师曾告诉我,工笔画既要“坚”又要“透”。“坚”是指坚硬的色块。色块是支撑画面的形式因素。由此而感到画面的磊落大气、有力度。“透”是指灵透、空灵,这是灵性的体现,也是虚与实的对比。我们在画面上能有轻纱的表现时很容易做到这点,这当然是适于表现透的一种语言。




《落英》1992
 

比如我通过对《簪花仕女图》的临摹就学会了这种语言的表达。但有些透就不是这样体现的,如毛发之晕,血色之晕,烘染之晕,都会产生韵味,都促使画面灵透。最不好理解的是在我如前所讲的坚实的色块,也要保持灵透之感,不能是死硬的色块,所以色要薄,多遍罩染而成。不时的还要用水洗洗,这使得坚的色块同时兼具着透的品质而富有韵味。

我在画《十九秋》柿子树的时候,正好孙琪峰老师看到,他告诉我:朱砂在正面染要薄、要透气,在背面可以用朱砂厚垫,这样既厚重又空灵,看起来薄薄的,很轻松,却具有内在的张力,这正是工笔画品质的魅力之一。我画《桑露》的树叶也是这样用的,表面很厚重,但不失其灵透。所以在绢本工笔画一脉上,薄非常重要!“透”的含义还表现在物象与背景的融合关系上。




《朝·露·桑》200x148cm,绢本1992


前面提到了硬的色块对画面的支撑作用,但在表达空间关系时也会偷偷地在小的前后衔接处虚过去,也会产生灵透感。物体有的地方要藏入背景之中。
 
实际上这种灵透感不仅表现在用色的渲染上,它首先应源于线条对空间的表达。常人理解的工笔画线条,只以为勾匀就可以了。实际上,这里面的学问很多。我在这里不讲线的表现形式,只谈点儿线的意味。

线虽需匀净,但也要有生机、有虚实、有空间感,丧失了这些,就丧失了神采和韵味。六法的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它是在讲画中鲜活的生机。因此线必须要活,有实有虚。线要顿得住、留得住、扎得住,还要提的起、虚的出、行的活。除此之外,线还要有点干涩感,同时要注意空间的表达,在没有明暗的情况下,形的空间是靠结构、透视和虚实、争让来完成的。空间出来了,生机自然可实现。我们前面讲的灵透也就自然具备了。也给染色留下了伏笔。



 
《米脂婆娘》230x80cm,绢本1985


 
在教学生临摹《捣练图》时,我特别有体会,过去我们学校有《捣练图》的白描稿,一般临摹课拿它做底稿,照勾线就行了。而我则要求学生按二玄社印的波士顿藏画中的《捣练图》重新整理画稿,每一条线的形都用铅笔对照着修正了。这样等于是对作品的每一根线条都读了一遍,有利于勾线时做到胸有成竹。特别是对人家如何表达的线条有深入的理解,读懂了画才能勾好。然而看到了,想到了,不一定做的到,同学们勾了不知多少遍才达到了我的要求。这时候的线如同站立起来,不是死踏踏的,这就是透的第一步。
 
在染色时更是体会到了古人技法之妙处。比如:一般来讲,白颜色复勾时应用赭或土绿。然而这里却有用朱砂复勾的,也有用石绿复勾的,非常透亮,色彩感很强。画花纹时,更是学问大的很,既不能草率,也不能死板,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不能太实,太实则刻露,也不能太马虎,马虎了则草率。古代的画都是经过了岁月洗礼的,色彩脱落不少,也正因为如此,气息更加浑然、厚重而含蓄,少了几分浮躁,多了几分清雅,这恰恰值得我们汲取。
 
因此花纹不能仅仅是工整的画出来就行了,也要偷偷的有虚的地方。《捣练图》的花纹就是这么含蓄。通过对《捣练图》的临摹,学生们挖掘出那么多丰富的表现手段。最重要的是懂得了在表现矿物色的厚重的同时,如何掌握灵透的气息。
 
我也正是对这个“透”字有所体会,才会把自己的创作画的含蓄、生动、耐看。其可品味之处正在于此。特别是人物的肤色,我更加注意薄和透。我所看到的古代工笔画和日本画的 面部都是厚涂的大白脸,总是戏剧化的人物。而我对面部的皮肤则用色很薄,画的富有弹性。这也是受益于对“透”的体会。学古人的东西要善于变通。学习其“理”,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切忌只学一招一式。
 
由于我临摹的古代作品实在少的很,因此有很多优秀的道理和技法还认识不到。中国绘画不是很容易看到它的实质和优长的。它是个大宝藏,需要不断的对其开发、挖掘,才能淘出闪光的东西。这是我们共同肩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