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禹舜:惠民为民,是艺术的第一任务

 

2014-04-01        作者:张玉鹏,《艺术版权》

 
 
大吉大利图


一直以来,除了特殊时期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那些纯粹的传统或当代艺术品,总是让大众望而生畏—既看不懂,也买不起。这当然与我国上世纪长期存在的物质匮乏和相对僵化的意识形态有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思想文化方面也不断趋向自由和活跃。在这一条件下,人民对文化艺术日益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但与此同时,艺术圈却似乎一直不够“接地气”—艺术品市场依然高高在上,艺术家们依然只倾心于所谓“上流社会”。



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出于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艺术惠民”的重要性。艺术惠民听上去是个老话题,但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形势复杂、文化交融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具体实施起来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艺术版权》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卢禹舜先生。

 


艺术版权: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将“艺术惠民”作为主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到“艺术惠民”可能更多想到的是一些街道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文化下乡”等文艺演出。但您所提到的“艺术惠民”显然具有更高和更广的文化定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您所提出的“艺术惠民”?
 
卢禹舜:习总书记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我看来,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丰富关乎国家的经济实力,而精神生活的丰富则关乎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所以,于国于民,文化艺术亲近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人民群众大部分已经基本解决了物质生活问题,但在精神生活的水准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和艺术界来共同落实各项惠民措施。艺术惠民是从属于文化惠民这个大工程的,主要的内容,就是让人民群众——无论男女老幼,既能接受到好的艺术教育,也能欣赏到好的艺术作品,更能消费得起种类丰富的艺术产品。






 


卢禹舜

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院务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