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林 :蓦然回首 我画是我

 

2013-12-27        作者:张玉鹏,《艺术版权》





马书林: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委会委员、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委会委员、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一位身处国家级艺术殿堂领导岗位的艺术家,马书林的艺术成就,以一种公认的高超水准,脱离开他作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的身份,纯粹而美好。马书林其人其画,刘大为、冯远、杨晓阳等大家均有过高屋建瓴的评价与精辟深刻的剖析。对一位艺术家来说,学术层面的权威肯定固然重要,但其在艺术创作中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释放时那种绝对深入和真实的艺术姿态,实际上更为珍贵。





近代以来,自中国画大师关良开始,京剧人物就成为中国画描绘的主要题材之一。京剧这一古老厚重而一板一眼的国粹,在马书林这里却与前人有所不同——他卸去了京剧所背负的过多的历史承载,而只保留下其作为传统世俗民间娱乐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再与他个人内心所沉淀的中西学养、生活体会融为一炉,从而才有了他笔下的灵逸奇姿、精妙怪趣。





京剧人物并不是马书林唯一的创作题材,但却是他最为感兴趣的题材之一。早在30年前,马书林出于在鲁迅美术学院学习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进修经历,开始对京剧的行头、扮相等充满传统装饰意味的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京剧在世界戏剧史上来说,本就是极具抽象表现力的一种戏剧类型,而马书林则在抽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生旦净丑那些极具特点的脸谱,在马书林眼中成了蕴含无穷趣味的创作元素。正如冯远先生在国家大剧院“书林画戏”展览的前言中所说:“大约同为国粹的京剧与水墨写意形式的国画亦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为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为要旨的表现。表意的艺术,既能会得剧中意者,必亦能识得画中趣,两者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观众的审美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