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后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更值得投资?

 

2016-10-21        艺术版权

在21世纪,中国已拥有大量的富豪和新富阶层,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藏家的年龄也日趋年轻化。中国艺术品交易额在2010年巨幅上涨,反映出中国额超级富豪正在创造非同寻常的巨额财富。

 

但中国的艺术市场注定要崩溃。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艺术行业整体已呈现出休眠状态。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艺术市场从业者们而言,并没有任何人对此感到太意外。

 

为什么?

 

因为,不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这是一次缺少方向的繁荣。中国艺术市场的繁荣仅仅靠中国区的富豪们显然是不够的。在这四百年来,西方买家作为我们的重要客户,一直在购买中国瓷器,直到21世纪,他们涉猎了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品市场。但让这些买家迷惑的是,他们几乎不太清楚中国艺术品的美学价值或艺术声誉,尤其是那些在画廊之外直接卖画的年青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在三年间价格上涨了1208%(所有数据来源于AMR)。这样的野蛮生长,让世界各地的买家们对中国艺术市场有了警醒。

 

 

中国艺术市场缺了什么让买家们纷纷怯场?

 

鉴赏家,以及鉴赏家们的辨识能力。

 

在中国,对市场产生广泛影响的,是博物馆专家、评论家和学者们的见解,许多被追捧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他们中有一部分不仅涉猎学术,还插足市场,所以我们能看见每当有展览开幕,总会有学者作陪。长此以往,中国的学者们口中说出的话便失去美学价值和可信度;另一方面他们将学术思维当做艺术行业的顶梁柱,用学术运作市场,让整个市场失去判断力和方向感。

 

在市场失去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后,投资者们花重金购置的艺术品无法变现,也不能被当做资产配置,成为纯粹的观赏物,这样的价值自然无法再获得投资者们的垂涎。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艺术品的风险与收益如何?

 

其实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类型,其表现不如股票。

 

看到这里,读者们可能要诧异了。但在世界一流的艺术统计学家罗宾·达西的研究中,也表明了艺术品落在了股票后面。但表现不如股票,不代表收益低。在艺术市场上,矛盾总是同时存在的:它作为一种投资类型总体而言(总体指代几个世纪以来的数据分析)不如股票,但它却是一种收益丰厚的投资对象。

 

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虽然中国的艺术市场目前还非常不成熟,但我们可以借鉴欧美部分成熟地区的市场表现,来降低投资艺术市场的风险并拉高回报。

 

不论你是艺术市场的老人还是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这些准则通通值得你牢记于心。

 

 

 

 
 
 

 

透过股市找准时机

 

 

 

我们可以通过股票的趋势来判断投资艺术市场的时机。在解答这句话前,我们有必要参考一下英国过去三十年间的数据:

 

华尔街 标准普尔500,+930%
黄金 +220%
房地产 +850%
艺术品,顶端2%的交易 +1560%
艺术品,顶端10%的交易 +914%
艺术品,其余交易 +780%
商品和服务的零售价格增长 +749%

数据来源:纽约斯特恩商学院艺术统计学家罗宾·达西

 

从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艺术高端10%的交易带来的年度实际回报是10.75%!对于有些投资者们来说,也许选对市场,选准时机,你就能赚钱。

 


【案例】

 

在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神话故事中,这一说法更得到确切证实。

 

英国铁路养老基金进入艺术市场纯属巧合,在1976年的英国通胀率达到26%后,英铁路养老基金便失去对货币和股票的信心转而进入新市场——艺术品,它将4%的基金花在艺术品上,总值为4000万英镑。其进入市场的时机非常好,当时的英国经济正处于石油危机之后的衰退低谷,并在艺术市场的二十五个领域个方向上进行了对冲防护,在此期间,苏富比的专家们也一直在就买卖对象和时机给出建议,因此这只基金买下的都是杰作。

 

就艺术投资而言,已经不能做的比它更好了,其业绩为:在1974年——1996年间,年度实际回报率为13.11%。许多艺术品创下了艺术家的个人记录,而有些非常出名的艺术品,其售出价格达到了预估价的7倍之多。


 

通过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选择时机,我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品与股票这两种投资对象上,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货膨胀、利率飙升后股票与艺术品表现均出现下滑情况。

 

因此,在艺术品投资中:

 

【准则一】:股市下滑严重,甚至崩盘时期,是投资艺术品的最佳时期。其次就是低息贷款、经济增长缓慢的时期也是转入艺术市场的好时机。也就是股市通常惯用的原理:低买高卖,买低不买高。

 

 

 

 

 
 
 

 

高、低端市场都能取得高回报率

 

 

如果要解释艺术品投资者们疯狂的进击行动,那么这便是答案:不论你买高端市场作品还是低端市场的作品,他们一样拥有高回报率。在股市,这显然是痴人说梦。尤其对于在当今使用英镑的投资者们来说,买艺术品比起股票显然成为最安全的投资。

 

当然,还需要一个前提:潜力

 

因为并非只要是大师的作品都是值得花高价购买的。

 

对于高端市场而言,只要买对了大师的作品,即使是高价买入,但却能以更高昂的价格售出。

 

例如在81年,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一幅自画像《你好,毕加索》,被肯塔基州哈门那医院集团的温德尔·彻里以583万美元买下。在80年代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高的价格,并创下了毕加索作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价格记录。但仅仅是过了7年,在1988年这幅画重新售出时,以4785万美元卖出,在80年代每年的回报率达到102.6%。

 

《你好,毕加索》蓝色时期

 

让我们再表述直白一点也就是花了500多万美元买了(投资)一幅画,每年得到600多万美元的收益一直持续了7年

 

当然关于高端作品的投资回报,这样的案例实在是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大师们也有石沉大海的时候。

 

这便是我们要说的低端市场。

 

“低端市场”是一个有许多含义的用语,可以指还处在草创期的新市场(中东、伊斯兰、墨西哥.....)、年轻的市场(印度和中国的在世艺术家)、过时的市场(各种英国艺术品,尤其是水彩画以及18-20世纪的绘画),还有印象派和现代派这样的高价市场的“地下室区间(这里的地下室含义类似于跳蚤市场:在鱼目混珠的商品中寻找最具价值的商品)”。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市场更需要眼光来发掘最具潜力的作品——在低端市场寻找“杰作”,这也正是“低买高卖”策略最有可能成功的领域。

 

新市场、年轻市场以及过时的市场都有可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安全地提供杰作。而高价市场的“地下室”既有一定优势,有可能带来风险。

 

 

例如,再加个低于50万美元的印象派和现代派作品中,以可以找到著名大师用蜡笔和水彩画在纸上的杰作,但也能找到雷诺阿、莫奈、毕莎罗等名家最为糟糕的甚至是失败的作品。

 

还有一种更为巧合的低价投资——几个世纪以来被完全遗忘的艺术家。既然经过几个世纪的遗忘,何来价值?

 

这就要感谢我们后代以及时代趣味和审美的改变了。

 

比如在20世纪,荷兰17世纪的静物、宴饮和花卉画一直湮没无闻,他们中大多数的艺术家作品到18世纪也难以突破5万美元,而到了现在他们的价格已经上扬到了100万——400万美元。

 

说到这里,如果我们的目的就是牟利,一般而言,我们究竟是低买还是高买?究竟是砸钱进高端市场,还是投资具有潜力的低端市场?

 

博主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投资方向。因此,我给各位列出各市场的一些特点供参考:

 

【准则二】

 

高端市场:

 

  1. 对于10%的高端市场,无疑它是最具希望的领域。但,它也同样需要投资者们精挑细选,需要精细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如果有条件,投资者们可以聘请一些极具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员给予适当的建议。

     

  2. 投资的成功与否,最重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艺术趣味。在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这期间的艺术趣味发生了广泛而剧烈的变化;而在1985年——2007年间,国际趣味却相当稳定。

     

  3. 随着亚洲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日益上升,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也会直接影响国际的艺术趣味。这表明,在21世纪,广泛而剧烈变化很快又将到来。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热衷于收购欧美战后艺术或者是中国的红色题材作品,那么也许他们会即将迎来贬值。

     

     

低端市场:

 

  1. 看准市场的主要买家。在20世纪美国人是艺术市场的重要买家,他们疏远英国和老大师(伦勃朗、透纳......)的作品,直接导致20世纪高端艺术市场的价格严重下滑,而美国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水涨船高(毕加索、波洛克......)。这便是艺术趣味因为主要买家而发生了巨变。如果在这个时期买入低端市场的潜力画家,那么这便是一次巨额回报的成功投资。

     

  2. 多选择还未被关注或已经被冷落的艺术品:通过低买进入将在未来上涨的市场领域。

 

 

 

注定要涨价的艺术品就像注定要涨价的股票,只有精挑细选才能发现。投资者们需要的是理解艺术以及趣味的发展的专家。就像证券一样,买卖低价和高价艺术品都能取得成功。而且无论世界经济是在增长还是衰退,在艺术市场上随时随地都能成功。但如果没有对艺术品的详尽了解,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读到这里,相信大部分投资者们心里多少对艺术市场有些许大致的认知。最后,博主还要给出通用的建议:

 

  1. 在任何时候,处于经济原因购买艺术品的买家都必须紧盯自己生活的时代,同时还要紧盯最有可能塑造国际趣味的国家(比如现在的美国和日本)。

     

  2. 保持警觉,买家必须认识到当前的稳定(艺术趣味)不一定会持久。

     

  3. 如果21世纪被证明是亚洲的世纪,那么西方艺术现在的统治地位也许将会被颠覆。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全球购时期,未来的高价艺术品将会来自俄国、中国、印度或中东,这些国家的艺术三十年来迅速崛起。(这也是为何博主言:虽然中国的艺术市场已经崩溃,但却值得投资

     

  4. 买家越是高于自己的估价进行收购,他的回报就越低。通俗来讲,就是赌得越大,结果越差。

     

  5. 艺术品交易指数只不过是连接一次交易价格和下一次交易价格的桥梁。意思就是,如果买家过高支付,那么他必须找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买家,否则这幅画会一直存在自己手中,并且还有贬值的风险。

     

  6. 随着时间的流逝,买卖艺术品的风险将会降低。收藏艺术品达二十至二十五年的买家赚到的钱最多。正如佳士得前台向客户们展示的格言:“五年收回成本,十年翻上一番,之后就会赚上好几倍。”

     

 

中国的投资者们

ARE YOU READR?